1.多級離心泵本身效率是最根本的影響。同樣工作前提下的多級離心泵,效率可能相差15%以上。
2.多級離心泵的運行工況低于泵的額定工況,泵效低,耗能高。
3.電機效率在運用中基本保持不變。因此選擇一臺高效率電機致關重要。
4.機械效率的影響主要與設計及制造質量有關。多級離心泵選定后,后期治理影響較小。
5.水力損失包括水力摩擦和局部阻力損失。多級離心泵運行一定時間后,不可避免地造成葉輪及導葉等部件表面磨損,水力損失增大,水力效率降低。
6.多級離心泵的容積損失又稱泄漏損失,包括葉輪密封環、級間、軸向力平衡機構三種泄漏損失。容積效率的高低不僅與設計制造有關,更與后期治理有關。泵連續運行一定時間后,因為各部件之間摩擦,間隙增大,容積效率降低。
7.因為過濾缸堵塞、管線進氣等原因造成離心泵抽空及空轉。
8.多級離心泵啟動前,員工不注重多級離心泵啟動前的預備工作,盤泵、灌注泵等基本操縱規程執行不徹底,常常造成泵的氣蝕現象,引起泵噪聲大、振動大、泵效低。
【解決方式】降低多級離心泵能耗,提高泵組效率應采取的措施:
1、更換低效離心泵。更換時,選用與實際運行工況參數相接近的多級離心泵,保證了更換后的泵始終在高效狀態下運行。
2、變頻節能技術的應用。對設計參數大于實際運行工況的多級離心泵,加裝變頻調速裝置后,始終運行在高效 區。
3、在主要多級離心泵上推廣應用高效節能的永磁調速電機及雙功率電機等新型節能產品。
4、多級離心泵的選擇。選用新泵時,應選大廠家生產的泵,以保證多級離心泵高效率。
5、多級離心泵的維護。(1)要經常對多級離心泵軸端密封進行檢查和調整,降低容積損失;(2)當離心泵累計運行 1 萬 h 后,應進行大修,恢復泵效;(3)在多級離心泵上使用節流套密封技術,徹底消除離心泵外漏,提高容積效率。
6、定期清理過濾缸,檢查管線連接,保證多級離心泵進液管路暢通。
7、嚴格按照多級離心泵操作規程,啟泵前一要進行盤泵,打開進口閥門,關閉出口閥門,進行排氣放空,檢查 泵的進口壓力是否符合要求。防止供液壓力低和流量不足而引起泵的氣蝕現象發生。
8、定期對多級離心泵進行泵效檢測,對泵效低的泵組,要及時查找原因,采取相應措施加以解決。
離心泵出口壓力降低的常見原因和解決辦法:
(1)電機反轉
由于接線的原因會導致電機的轉向與泵的實際要求轉向相反,這樣一般啟動時要先觀察一下泵的轉向,如果轉向反了,應將電機上接線柱上任意兩根電線交換一下即可。
(2)工況點向大流量低揚程偏移
一般情況下,離心泵都具有連續向下的性能曲線,流量隨著揚程的降低逐漸變大。在操作過程過程中,由于某種原因導致泵背壓減少,泵的工作點被動地隨著裝置曲線向低揚程大流量點偏移,這樣就會造成揚程降低,其實這是由于外界因素如裝置的改變而造成的,與泵本身沒有特別的關系。這時只要增加泵背壓,如關閉一點出口閥等即可解決問題。
(3)轉速降低
影響泵揚程的重要因素是葉輪外徑和泵的轉速,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泵的揚程與速度的二次方成正比例關系,可見速度對揚程的影響是非常大的,有時因為外部的某種原因使得泵的轉速降低,就會相應的降低泵的揚程。此時應檢查泵的轉速,如果確實轉速不夠,應檢查原因,合理解決。
(4)入口發生汽蝕
如果泵的吸入口壓力太低,低于泵送介質的飽和蒸汽壓,就會形成汽蝕。此時應檢查進口管路系統有無阻塞或進口閥門開度是否過小,或者提高吸入水池的液位高度。
(5)發生內泄漏
當泵內的轉動部分與靜止部分間隙超過了設計范圍,將導致內部產生泄漏,體現為泵的排出壓力下降,如葉輪口環間隙、多級泵的級間間隙。此時應進行相應的拆檢,對造成間隙過大的零部件進行維修或更換。
(6)葉輪流道堵塞
如果葉輪部分流道堵塞,將影響葉輪的做功,導致出口壓力下降。因此需要拆泵檢查清除異物。為防止再次出現該問題,必要時可在泵進口前加設過濾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