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心其實是物體慣性的表現,比如雨傘上的水滴,當雨傘緩慢轉動時,水滴會跟隨雨傘轉動,這是因為雨傘與水滴的摩擦力做為給水滴的向心力使然。但是如果雨傘轉動加快,這個摩擦力不足以使水滴在做圓周運動,那么水滴將脫離雨傘向外緣運動,就象用一根繩子拉著石塊做圓周運動,如果速度太快,繩子將會斷開,石塊將會飛出.這個就是所謂的離心。
離心泵的基本構造是由六部分組成的,分別是:葉輪,泵體,泵軸,軸承,密封環,填料函。
1、葉輪是離心泵的核心部分,它轉速高輸出力大,葉輪上的葉片又起到主要作用,葉輪在裝配前要通過靜平衡實驗。葉輪上的內外表面要求光滑,以減少水流的摩擦損失。
2、泵體也稱泵殼,它是水泵的主體。起到支撐固定作用,并與安裝軸承的托架相連接。
3、泵軸的作用是借聯軸器和電動機相連接,將電動機的轉矩傳給葉輪,所以它是傳遞機械能的主要部件。
4、軸承是套在泵軸上支撐泵軸的構件,有滾動軸承和滑動軸承兩種。滾動軸承使用牛油作為潤滑劑加油要適當一般為2/3~3/4的體積太多會發熱,太少又有響聲并發熱!使用的是透明油作潤滑劑的,加油到油位線。太多油要沿泵軸滲出并且漂*,太少軸承又要過熱燒壞造成事故!在水泵運行過程中軸承的溫度最高在85℃一般運行在60度左右,如果高了就要查找原因(是否有雜質,油質是否發黑,是否進水)并及時處理!
5、密封環又稱減漏環。葉輪進口與泵殼間的間隙過大會造成泵內高壓區的水經此間隙流向低壓區,影響泵的出水量,效率降低!間隙過小會造成葉輪與泵殼摩擦產生磨損。為了增加回流阻力減少內漏,延緩輪和泵殼的所使用壽命,在泵殼內緣和葉輪外援結合處裝有密封環,密封的間隙保持在0.25~1.10mm之間為宜。
6、填料函主要由填料,水封環,填料筒,填料壓蓋,水封管組成。填料函的作用主要是為了封閉泵殼與泵軸之間的空隙,不讓泵內的水流不流到外面來也不讓外面的空氣進入到泵內。始終保持水泵內的真空!當泵軸與填料摩擦產生熱量就要靠水封管住水到水封圈內使填料冷卻!保持水泵的正常運行。所以在水泵的運行巡回檢查過程中對填料函的檢查是特別要注意!在運行600個小時左右就要對填料進行更換。
7、軸向力平衡裝置在離心泵運行過程中,由于液體是在低壓下進入葉輪,而在高壓下流出,使葉輪兩側所受壓力不等,產生了指向入口方向的軸向推力,會引起轉子發生軸向竄動,產生磨損和振動,因此應設置軸向推力軸承,以便平衡軸向力。
軸流泵的外形很象一根水管,泵殼直徑與吸水口直徑差不多,既可以垂直安裝(立式)和水平安裝(臥式),也可以傾斜安裝(斜式)。
(1)吸人管:為了改善人口處水力條件,常采用符合流線形的喇叭管或做成流道形式.
(2)葉輪:是軸流泵的主要工作部件,其性能直接影響到泵的性能。葉輪按其調節的可能性,可以分為固定式、半調式和全調式三種。固定式軸流泵是葉片和輪轂體鑄成一體的,葉片的安裝角度是不能調節的。半調式軸流泵其葉片是用螺母栓緊在輪轂體上,在葉片的根部上刻有基準線,而在輪轂體上刻有幾個相應的安裝角度的位置線,-4、-2、0、+2、+4等。葉片不同的安裝角度,其性能曲線將不同。根據使用的要求可把葉片安裝在某一位置上,在使用過程中,如工況發生變化需要進行調節時,可以把葉輪卸下來,將螺母松開轉動葉片,使葉片的基準線對準輪轂體上的某一要求角度線,然后把螺母擰緊,裝好葉輪即可。全調式軸流泵就是該泵可以根據不同的揚程與流量要求,在停機或不停機的情況下,通過一套油壓調節機構來改變葉片的安裝角度,從而來改變其性能,以滿足使用要求,這種全調式軸流泵調節機構比較復雜,一般應用于大型軸流泵站。
(3)導葉:在軸流泵中,液體運動好象沿螺旋面的運動,液體除了軸向前進外,還有旋轉運動。導葉是固定在泵殼上不動的,水流經過導葉時就消除了旋轉運動,把旋轉的動能變為壓力能。因此,導葉的作用就是把葉輪中向上流出的水流旋轉運動變為軸向運動。一般軸流泵中有6~12片導葉。
(4)軸和軸承:泵軸是用來傳遞扭矩的。在大型軸流泵中,為了在輪轂體內布置調節、操作機構,泵軸常做成空心軸,里面安置調節操作油管。軸承在軸流泵中按其功能有兩種:①導軸承,主要是用來承受徑向力,起到徑向定位作用;②推力軸承,其主要作用在立式軸流泵中,是用來承受水流作用在葉片上的方向向下的軸向推力,泵轉動
部件重量以及維持轉子的軸向位置,并將這些推力傳到機組的基礎上去。
(5)密封裝置:軸流泵出水彎管的軸孔處需要設置密封裝置,目前,一般仍常用壓蓋填料型的密封裝置.
軸流泵及混流泵都是葉片式泵中比轉數較高的一種泵。它們的特點都是屬于中、大流量,中、低揚程。特別是軸流泵,揚程一般僅為4~15m左右。在給水排水工程中,例如大型鋼廠、火力發電廠、熱電站的循環泵站,城市雨水防洪泵站、大型污水泵站以及象引灤人津工程中的一些大型提升泵站等,軸流泵及混流泵的采用都是十分普遍的。
